[新經濟導刊]中企動力加速度
      發布時間:2012-08-29 10:57:48
      來源:中企動力

          島城六月,蝦虎肥美。即墨海泉灣的沙灘上迎來了久違的歡笑。一群群精力充沛的年輕人活躍熱鬧,即便身著職業裝,也不妨礙他們對拍照的特殊偏好。這是中企動力從全國83家分公司、8000余名員工中,挑選前來參加年度CE.O盛會的800多名優秀代表。

          就在這群充滿激情活力的年輕骨干的帶動下,過去一年,中企動力超額完成集團總部(中國數碼信息有限公司)設定的目標。

          在人們的印象中,中企動力是一家從事互聯網基礎服務的十三年的企業,定位于服務中小企業Z郵局、zshop,再到最新發布的ztouch都是最直觀的體現。中企動力產品副總經理陳川說,“中企動力很大的轉型就是正在形成一個強大的產品文化,這種產品文化帶有很強的互聯網基因。”

          曾在甲骨文供職過的陳川深知,互聯網的產品文化與傳統軟件企業的差異。“軟件企業三五年就出一款產品,而互聯網產品更新很快,企業必須迎合客戶行為習慣的改變來快速跟進市場。不一定做得太重,但要有明確的客戶定位,急切的市場需求。”

          陳川說,“我們看到,過去幾年阿爾卡特、諾基亞等巨頭的衰落。他們不缺錢,缺的是對新趨勢響應的速度,很多產品的推出不能等。比如Facebook開始時很小,谷歌很強大,當時他要滅掉Facebook易如反掌,但為什么沒有?這就是速度。”

          好在中企動力的團隊(包括研發,運營與銷售)比較年輕,理念超前,對于新趨勢能夠快速跟進,這也讓中企動力總經理陳鳴飛頗感欣慰。“移動互聯網有規模,有市場,雖然現在市場很小,我們也要介入。”他說。如此,基于移動互聯網的Ztouch觸享官網的發布,可謂中企動力在移動互聯網布下的一個大局,這是戰略性的布局。

          更了解中小企業
          在歐債危機陰霾籠罩的當下,中小企業面對資金、技術、市場等方面的挑戰,生存發展更加舉步維艱。可以說,已經走到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。如何突圍?密集出臺的政策固然能從資金、財稅等方面提供幫助,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對于中小企業來說,改革創新、轉型升級或是唯一的出路,而信息化則是重要的方式。

          中企動力就是最早發現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商機,并付諸行動的企業之一。據悉,中國中小企業有4000萬家,刨去個體工商戶等,真正有一定規模的中小企業還有700萬-800萬家。以美國中小企業對互聯網(做官方網站,或自建電子商務平臺,營銷平臺)的滲透率達到90%經驗看,中國中小企業對互聯網的滲透率最多只有20%,除去個人站長,這一數字更少。

          然而,這卻意味著行業有更廣闊的成長空間。“中國中小企業的成長速度也非常快,如果在未來三年,互聯網對中小企業的滲透率達到80%,市場規模非常大。”按照一家中小企業在信息化方面的年投入兩三萬的保守估計。據此,陳鳴飛很容易計算出,起碼有上千億的的市場規模。

          盡管市場前景誘人,但因中小企業較為分散,這也給覬覦這一市場的企業帶來經營、管理等方面的挑戰。陳鳴飛也坦承,“因為中小企業分布非常廣,這塊市場開拓非常困難。在這么龐大的區域去做,肯定會有很多管理上的挑戰。同時,中小企業組織是非常散的。今天他們干這個活,明天可能就干那個活了,管理非常不嚴謹。”

          但這并不妨礙眾多企業對這一市場的垂涎。前有剛被阿里收購可謂背靠大樹的萬網,后有用友偉庫、金蝶友商等出生便銜玉的富二代,此外包括IBM等在資金、技術、市場等方面,都有不可比擬優勢的跨國公司。中企動力面對的是一群強大的對手。

          但顯然,中企動力并不畏懼。陳川認為,中企動力融合了產品、銷售和運營的優勢于一身。與傳統軟件企業相比,中企動力的技術實力稍勝一籌。而讓很多業內人士非常吃驚的是,中企動力已經形成1000多人的研發團隊,從建站市場,中企動力是領先的。

          中企動力總經理陳鳴飛告訴記者,“與萬網相比,我們更具有線下優勢。萬網的業務開發通過線上模式,優點是成本更低,但這種模式到二線城市可能就會遇到瓶頸,因為沒那么多用戶在網上提出需求,也支撐不起這么大的規模。并且,他們有些產品還是代理。”

          “我們更了解中小企業。” 陳鳴飛總結認為,“偉庫、友商、IBM中小企業板塊等做中小企業業務只有5-6年,我們做了13年。他們開始進入中小企業是從客戶管理、OA、進銷存進入,他們的業務多是項目制。而中企動力堅持中小企業信息化必須從電子商務開始,沒有生意絕對不會有信息化。中國中小企業的性質決定的,他們最關注訂單,最關注客戶。

          在陳鳴飛看來,做中小企業業務,中企動力與其他改為IT公司有很大區別。中企動力堅持兩個策略:一是,一對一的本地化的服務。“我們的83個分公司都有銷售人員和設計師。因為,現在中小企業自己去組建團隊并不可能,需要一對一的上門服務,幫助他們提供服務,實施,這是趨勢。”陳預計,未來3年,中企動力的分公司將覆蓋到300個城市。

          運營的思路,是中企動力堅持的另一個策略。“今天我們提供給企業的產品,服務。不是項目制的,而是在一個平臺上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。”陳鳴飛告訴記者,正因為是標準化的產品,對其83家分支機構的銷售人員、實施人員的管理也相對容易。

          陳鳴飛說,“我們非常清楚,如果給客戶的產品、服務不是標準化的,我們去銷售時,要有不同的說法,客戶的期待也不同。大家對這些產品、服務的認知也不同。這樣管理就沒辦法繼續,因為可能我們傳遞給客戶的信息和客戶獲得的服務有差異。”

          據了解,對分公司業務的梳理,銷售、客服甚至財務等人力運作都是在強大的BOSS系統(業務支撐)之上,這也是中企動力自己開發的。“銷售人員非常清楚客戶買的什么東西,具體什么情況,應該怎樣解決,在工作各環節,系統都能自動生成。不同的崗位其實是在系統授予權限的某一個環節。"這看起來非常繁瑣,其實目標任務非常明確。”陳鳴飛說。

          產品跟著市場走
          陳川認為,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完全不同,其信息化業務主要是針對營銷。因此,在與市場的親密接觸過程中,中企動力圍繞這條主線,不斷調整產品,并逐漸形成自己的產品體系。而從產品的演進:從Z+ Z郵局到Zshop,再到Ztouch就能看出公司轉型的歷程。

          2000年以后,網絡營銷和推廣需求巨大,中企動力適時推出建站產品,包括代理主機業務。2004-2005年,其又推出了自有產品,包括企業營銷展示的Z+,此外還有針對電子商務的Zshop,針對企業通訊的Z郵局和配套服務。現在,其又推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Ztouch。

          事實上,中企動力一直在思考轉型問題。“在開始7.8年時間里,整個業界,我們的商務代表和客戶都不能理解,我們為什么要賣域名,賣簡單的網站?我們能不能做得高雅一點,能不能提高點科技含量?我們一直在想,一直在找個機會。”陳鳴飛說。

          他說,“我們天天與企業打交道,非常清楚企業的想法。但我們也同時發現,我們在賣域名,賣網站時,必須要很簡單。我們必須要告訴客戶,你的網站就是你的品牌,網站就是傳統的模型放到網上,我們必須用這種方式去教育它。比如我們今天推ZSHOP,有訂單的管理,有物流,有支付,這么多東西,他怎么可能一下子接受?”

          中企動力開始時做Z+時,就明顯感覺到,Z+就是營銷的概念,要把以往這么多的客戶集中管理起來,但客戶往往更看重結果。“我們發現,企業老板感興趣的是,做一個網站,花了這么多錢,買了你這么多東西,你到底給我帶來多少客戶?”陳鳴飛說。

          中企動力第一次推Z+時并不成功。“因為太技術導向了。”陳鳴飛告訴記者,因此z+停了一年進行整理,一年后,這一塊的生意也出現了大幅的增長,公司的銷售業績翻了三番。如果沒記錯,奇跡一夜之間發生,是在2009年。

          公司在推出ZSHOP產品時,同樣發現了這一問題。“因為我們太超前,比業界又早了點。我們一直認為ZSHOP的問題一定是,企業認為你的技術太復雜,系統不好用。我們一直在努力,希望讓隨便一個人都能用我們的產品。”陳說,“而企業主的考慮可能會是這樣是否會對代理商帶來沖擊。”如此,公司每推出一款新產品,都要做大量的教育培訓工作。“我們賣域名,做網站,每個月開兩三次課。我們做ZSHOP,也要做電子商務培訓的工作。”

          現在,中企動力又將目標瞄準移動市場。陳鳴飛說,“在IPHONE沒出現時,所有人都懷疑移動互聯網有沒有未來,IPHONE出現后,所有人都相信了。”如果說中企動力是自己主動轉向移動市場,還是社會推著我們轉?陳鳴飛的答案是,“是社會推著我們轉。現在,移動市場這么龐大,智能手機這么方便,用戶體驗這么好,你不做?如果一個賣票的PC網站沒有移動應用,再過三年,這樣的商業模式你覺得還會成立么?我認為這個產品都不成立。”

          對于移動商務市場,中企動力早已引起重視。“我們大概跟了兩年多時間。一直很想做,但產品的推出需要時機。對市場的長期跟蹤,我們發現,3G網絡逐漸穩定,而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不斷增加,特別在商務人群里普及率更高,這正是切入市場的最佳時點。所以我們在相對合適的時機,推出基于移動商務的Ztouch產品。”陳鳴飛說。

          他告訴記者,“在這兩年中,我們做了大量的市場接觸和調研,并且對產品的核心技術進行儲備。據了解,在做Ztouch創意和設計時,光原型稿就有16版之多。中企動力不是追求前衛,更重要的是看市場的趨勢,以及市場的趨勢下面用戶行為和企業行為的變化。”

          陳鳴飛認為,移動互聯網是必然趨勢,中企動力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也是并存的。“在我們的印象中,手機屏幕小,用戶體驗比不上PC。但IPHONE顛覆了一切。我們今天的產品就是要做到,客戶用手機瀏覽網站,產生買賣意向,一按電話就通了,PC做得到嗎?不可能。”

          不可否認,移動互聯網能夠帶來大量的市場機會,甚至在用戶體驗等方面甚至能超過PC,但這并不能掩蓋其帶來的挑戰。“在PC互聯網領域,整個技術平臺經過10年的發展,比較穩定。但移動互聯網只有幾年,并且有多種智能終端,包括安卓、IOS、WP等多種系統。這樣造成了,產品設計,用戶體驗,技術平臺都不盡相同。”陳川說。

          “現在的移動應用,雖然客戶端非常友好,但這需要大量的信息、數據支撐,這都在服務器端完成,而大量的后端數據、信息處理,需要強大的運營、技術能力,這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掌握的,這種能力的成長也需要時間。而我們恰有一定的技術積累。”他告訴記者,“我們面對的挑戰還有,如何將在PC互聯網領域的優勢,順利拓展到移動互聯網領域。”

          在采訪的最后,中企動力總經理陳鳴飛說,“伴隨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,以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,我們必將迎來無比燦爛輝煌的信息技術新時代。”

      TOP

      999国产精品色在线播放|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|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|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|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|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|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| 国产精品视频网|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|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| 日韩精品www| 女人扒开尿口给男人捅| 老司机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|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| 2022免费国产精品福利在线|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|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| 一本岛一区在线观看不卡|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|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小说|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|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|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| 色老板在线影音免费观看|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|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?V|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|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性色|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| 国产精品99|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|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小说区|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日本|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|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|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婷婷|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|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无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|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|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6|